宝宝的晴雨表:由便便辨认宝宝身体状况
发布时间:2018-06-01 14:09:00 点击:
便便是宝宝的“健康晴雨表”,食物从口、咽喉,再到肠胃一路“变身”,探寻了身体各种器官的健康状况后,变身成便便才跑出来,它的颜色软硬能了解宝宝的消化力状况,那么什么样的便便算是正常呢?今天羊奶粉排行榜10强的羊羊100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常见的几种便便,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帮到大家。
1.胎便:墨绿色/黑色便
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,就开始排出了首坨便便。便便是黑绿色,像焦油似的黏稠。这就是宝宝的胎便,由婴儿肠子里未消化的羊水残留物组成,有些胎便是墨绿色的,没什么臭味。一般来说,胎便大概会在宝宝出生的24个小时内排出来,大概2-3天会排干净。
2.过渡期:黄绿色便便
2-3天后排出来的便便慢慢地变得没那么黏稠,颜色是黄绿色的。有人把这种便便叫做过渡型便便。
3.吃母乳宝宝:金黄色软便
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纤维素——低聚糖,天然具有促进排便的作用,所以吃母乳小孩大便要频繁且更软。新生儿只要奶水充足,一般每天会2-8次大便。但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,排便次数会逐渐减少,1岁以后每日平均1次左右。
4.吃配方奶宝宝:土黄色便便
跟母乳宝宝不一样的是,吃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,通常会干稠、粗糙,也会稍微硬一些。颜色通常会是土黄或灰黄色。因为配方奶中含有蛋白质较多,略带一些酸臭味,每天排便1-2次是比较正常的频次。
5.添加辅食后:暗褐色便便
宝宝会排出暗褐色便便一般是在他添加淀粉类辅食后,大便后会增多,臭味比较重,此时宝宝的便型也会慢慢接近成人~
另外,羊奶粉排行榜10强的羊羊100小编提醒妈妈们:当宝宝的身体不健康,消化吸收不好时,会通过便便直观的反应出来。妈妈们可以通过观察便便的颜色、性状、次数来判断宝宝是否生病。